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077639
电针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5日 杜玉杰
第1页

    参见附件(2140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的 76 例精神病患者给予电针灸治疗,在主穴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配合次穴。先针刺,然后接通G6805-2多用治疗仪。总疗程 30次。观察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及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 30次末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血糖、血脂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电针灸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 肥胖症;电针灸疗法;抗精神病药;中医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a)-085-02

    精神药物,如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等所致的代谢问题日益受到专业人员及患者的重视[1]。肥胖是最容易被观察到的代谢问题,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糖与脂肪代谢,增加一些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高脂血症、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 。当体重增加尤其是出现超重或肥胖时,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主观体验,降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造成不恰当地中断治疗,增加精神病病情复发的风险的同时,也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如肥胖患者常感到自卑、自我评价过低、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回避社交。由肥胖引发的疾病及心理问题会降低个体的生活质量,消耗大量医疗资源,降低劳动生产力,给个体造成极大的痛苦。目前有多种减肥的方法,但在疗效的持久性、安全性方面均存在不尽人意之处而令患者难以接受。笔者采用电针灸治疗了一组因服抗精神药物而导致的肥胖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 年 1月~2010 年12 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76例。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经住院治疗病情明显好转,自知力大部分恢复,坚持服药>6 个月。③无肥胖家族史,病前无明显肥胖,符合肥胖的三项指标之一者,即体型指数(BMI)大于或等于28;腰围男性大于90 cm,女性大于 80 cm;腰臀比值男性大于 0.95,女性大于0.85。④排除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导致的肥胖、排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⑤入组前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共入组76 例,其中,男 30 例,女 46 例,平均年龄(28.7±8.6)岁,平均病程(2.3±1.1)年。婚姻状况:未婚 42例,已婚 28例,离婚 6 例。

    1.2 治疗方法

    选穴:取天枢(双)中脘、大横(双)腹结(双)、梁丘(双)、足三里(双)、气海、关元、上巨虚(双)做主穴。辨证配穴:胃肠实热者加内庭、合谷、曲池;脾虚湿阻者加丰隆、脾俞、阴陵泉;肝气郁结者加期门、太冲、行间、肝俞;脾肾阳虚者加脾俞、肾俞、三阴交。常规消毒,用26~28号2.0~2.5寸毫针刺入所选穴位,提插捻转得气后,接通 G-6805 型电针治疗仪,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 30 min,每天 1 次,每周 5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研究期为3个疗程,月经期暂停治疗。

    1.3 检测指标

    治疗前与治疗 30次末进行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及血糖、血脂的检查。

    1.4 疗效评定指标

    参照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肥胖症研究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体重减轻 5%以上,或腰围减小 5 cm 以上,或臀围减小 3 cm 以上。有效:体重减轻 3%~5%,或腰围减小3~5 cm,或臀围减小2~3 cm。无效:体重减轻小于 3%,或腰围减小低于3 cm,或臀围减小低于2 cm。

    1.5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0.0 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值的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 1。

    治疗 30次末患者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P<0.01)。

    2.2治疗前后患者血脂的变化

    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增高(P<0.05)。见表 2。

    2.3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

    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由治疗前的(5.89±0.36) mmol/L 下降至(5.31±3.32) mmol/L(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体重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已成为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有文献报道约50%的患者在长期使用典型和(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明显的体重增加,其机制可能为[2]:①药物的过度镇静致活动量减少,能量需求降低;②药物抗多巴胺(DA)、5-HT、组胺作用致食欲增加,脂肪沉积增多;③抗胆碱作用引起高热量饮料摄入过多。也有报道认为药物可引起高催乳素症,改变了性腺-肾上腺-类固醇激素的平衡及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致机体内分泌代谢失调而导致肥胖。中医理论认为,肥胖症的形成与先天禀赋,饮食不节,脏腑功能失调,久坐少动及七情内伤有着密切关系。其病位在脾、肝、肾,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脾胃失调,运化失常为其本虚,疾、湿、瘀、热及肝气郁结为标实。临床所见,以胃肠湿热,脾虚湿阻,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较为常见[3]。肥胖症采用针刺疗法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双向调节内分泌,加速脂肪分解代谢作用,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针灸能抑制亢奋的食欲,减少摄食量;能抑制过强的消化吸收功能,减少机体的能量摄入;能降低肥胖机体的脂肪含量,促进各部位的脂肪分解或重新分布[4]。再辅以电针进一步加强针刺效果,激发腧穴电特性与人体生物电的耦合,对消化系统有明显的良性调节作用,能抑制食欲,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加快肠蠕动,减少食物摄入量,加快代谢废物的排泄。本结果显示,治疗 30次末患者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值、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下降,血脂有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电针灸能显著降低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体重增加等肥胖指标,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心,促进社会功能早日恢复。电针灸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40KB,2页)